尚德機構自考咨詢平臺 2021-11-09 10:10:40
說起來,這個話題的再次掀起,一方面,是因為近期的一系列新聞事件。前有小米在校招時嘲笑日語專業,后有蘇寧在廣東工業大學公然群嘲。
另一方面,是因為一篇熱文《對不起,我本科不是北大的!》。
作者丁鵬本科是在三本院校學的會計,后通過努力考上了北大中文系的碩士,卻因為三本院校的出身而倍感微妙,他將這段經歷與感受寫了出來。
-對不起,我本科不是北大的!但我想我考上北大研究生應該沒有給北大抹黑,畢業后我仍然會堅持夢想不辜負北大的培養。我永遠感激這段經歷,感激北大校園烏托邦一樣的開放、民主和理想主義。
-對不起,我本科不是北大的!但我的本科也是我的青春,也是我一生的財富,也是我的母校,我同樣熱愛它。我不會因外界的影響而妄自菲薄,也不會因外界的影響而數典忘祖。
-曾經,我考北大,為了摘掉三本的帽子,如果僅僅滿足于這樣我就辜負了北大對我的培養。北大教會我的是自信地戴上三本的帽子,這代表一個人擁有了獨立的思想。
——摘自學術中國,作者丁鵬
此文一出,迅速躥升成10萬+的熱文,同時,也導致高校鄙視鏈,這一相關話題跟著火熱起來。
說到“高校鄙視鏈”,“清北復交浙科南”無疑在鏈條頂端,網上還有表達類似“鄙視鏈”的圖示。
雖然近幾年國家有出臺政策禁止再出現“985/211”,諸多招聘網站上的JD也依然掛著名校的字眼。于是“名校情結”泛濫的學子們,孤注一擲選擇了考研。
然而too young too naive,真正面試的時候往往發現另一條潛規則,“學歷查三代,出身看本科”。
985的碩士還是敗給了985的本科,那一刻才發現“英雄不問出處”都是瞎扯的。
在你的能力無法從那一張紙上看出來的時候,第一學歷的名校牌子就是保證,這是大家彼此不爭的事實。
大學鄙視鏈這條路上,大家相互鄙視,希望高于別人,卻又匍匐于他人面前被他人鄙視,哪怕清北不依然是被哈佛牛津的秒殺。
終歸本科學歷只是對前面一小段人生的總結,而人生是一場長跑馬拉松,所有的野心都需要能力和實力來支撐。
名校出身眼高手低的不是沒有,普校出身逆襲成才的也大有人在,總之學校的背景和招牌都不完全代表你的能力;學校不好也不是你放棄自己掩飾懶惰的借口。
任何時候都用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等回過頭來看時也許你已經成為了一個優秀的人~
學識影響眼界,眼界決定格局,而格局影響人一生。
有句被說過無數遍的話: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,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。
結尾附上劉媛媛在《超級演說家》中曾發表過這樣一段演說:
-“有些人出生就含著金鑰匙,有些人出生連爸媽都沒有,人生跟人生是沒有可比性的,我們的人生是怎么樣,完全決定于自己的感受。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抱怨,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;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感動,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動的一生;你一輩子都立志于改變這個社會,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?!?/span>
這世界就是,一些人總在晝夜不停地運轉,而另外一些人,起床就發現世界已經變了。
文章丨轉載
圖片丨網絡
責編丨唔睇路
▼
往期資訊
:《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專業 設置管理辦法》的通知
:加強自學考試命題
多一年教育,收入就增加6-10%
老梁細說:到底是學歷重要,還是能力重要?
自考畢業后,有六成的人都加了薪!
職場充電
▼
掃碼遇見更優秀的你
Copyright ? 全國教育機構推薦虛擬社區@2017